微信扫码 , 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
亚马逊传数据到国内只是前菜!美国的低申报关税才是跨境卖家的“灭顶风险”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5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文来自daniel吴的公众号文章,我觉得写的不错,特此留存。

亚马逊向国税总局官宣传输销售数据引发国内税务合规讨论,但更值得警惕的是:特朗普政府早已将关税当作贸易博弈的“常规武器”,且美国国内针对中国跨境电商不合规清关的讨论正持续升温——这两大背景下,长期依赖“低申报”避税的卖家,正站在风险悬崖边。

一、关税成“博弈工具”,合规清关成美国监管焦点

特朗普对关税的“武器化使用”早有先例:2024年11月,他曾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%关税;2025年4月将对华关税推至145%,后虽回调至30%,却暴露了“关税施压”的惯用策略;10月又宣称拟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0%关税,本质是为谈判争取筹码 。

与此同时,美国国内对中国跨境电商清关合规性的审视已进入实质阶段。近一年内,国会参众两院已提出六项涉及修改“800美元以下小额免税政策”的提案,参众议员直接致信总统呼吁终止该免税待遇,直指中国跨境电商“利用政策漏洞不公平竞争”。美国国土安全部也已行动,2024年暂停多家清关行的小额包裹清关资质,理由是“申报数据造假”,并明确加强对中国来源包裹的审查。CBP数据显示,2023年美国10亿个“小额豁免”包裹中,中国占比达60%,这更让低申报等不合规行为成为监管靶心 。

二、国内税务“可缓冲”,美国关税“零容忍”

国内电商数据传输税局早已常态化,税局对历史零申报的追溯有缓冲期,更多应该聚焦“盈利后的所得税”和“不能恶意退增值税”。但美国海关对低申报的执法逻辑完全不同:
- 某亚马逊卖家因长期低申报被美国海关追溯3年货件,补缴关税及罚金合计200万元人民币(数据来源:AMZ123)。

三、海外执法有多狠?真实案例触目惊心

别觉得“低申报是行业潜规则就没事”,这些权威案例早已敲响警钟:

- 美国:2024年ICE联合海关查处服装走私案,涉事企业通过隐藏补款发票低报货值,不仅被罚千万美元,高管还面临刑事追责;
- 墨西哥:2024年11月,墨西哥政府查封“义乌商贸城”,查抄低申报、无进口文件货物价值2660万元人民币,涉事店铺全关停(数据来源:新浪财经);
- 印尼:某出口企业通过清关代理低报货值70%,两个月后被海关倒查,需补税及罚款3000美元,账号直接封禁(数据来源:福步外贸论坛)。
- 日本关税逆算、欧洲VAT代缴代扣就是这两年

“思索”如果亚马逊迫于压力,要求卖家忽然上传美国进口税单,那怎么应对?
四、现在行动,至少能保住饭碗和库存

1. 立即停止“极限低申报”
把申报货值提升至真实货值的40%-60%以上。美国海关2025年算法升级,“自动风险评估系统”重点锁定低报行为,合规企业查验率可从5%降至0.7%(数据来源:CBP合规指引)。
2. 合规申报选对物流商
优先选择具备美国无船承运人资质的物流商,甚至考虑传统货代,他们做传统货物低申报没有这么严重,查验率相应也会好很多,这类企业合规申报经验丰富,可将查验率压至5%以下(华东物流商实操案例)。

总结:国内税务的合规可以慢慢补,不急于一时,或者,至少先让子弹飞一会儿,但在美国关税“武器化”与监管收紧的双重压力下,低申报的雷随时可能引爆。

保住账号和库存,才是跨境生意的根本。


Powered by Discuz! 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 X3.5

GMT+8, 2025-10-19 19:48 , Processed in 0.024603 second(s), 19 queries 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品牌出海,学Ai工具做视频营销,就上海贸会Hiwto.com。 | 粤ICP备2021178517号 | 粤ICP备2021178517号 |

登录切换风格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